首页

优美之家sm舔脚论坛

时间:2025-05-25 05:57:09 作者:《中国的毒蘑菇》在北京首发 记载509种毒蘑菇助力识别与预防 浏览量:48605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毒蘑菇》5月23日下午在北京首发,新书图文并茂,记载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可为毒蘑菇的快速识别与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5月23日下午,《中国的毒蘑菇》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分别为新书作序。庄文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关于全面认知中国毒蘑菇的科普读物”,《中国的毒蘑菇》为普及毒蘑菇识别和开展蘑菇中毒防控救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孙承业表示,《中国的毒蘑菇》科学性强、内容系统全面,是从事毒蘑菇基础研究、中毒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的必备参考书。

  据介绍,《中国的毒蘑菇》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地域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种类记载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内容方面,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占全部种类的1/5;中毒类型涵盖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及其他类型。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分享“毒蘑菇发现背后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的毒蘑菇》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为“菌物物语”论坛开幕致辞,多位专家学者随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担任安理会11月轮值主席,努力推动加沙停火止战

“加减乘除”组合法的运用,让化解劳动争议有了新的探索,让“工”字特色更亮眼、工会作用更突出,在充分发挥工会调解优势,全过程参与案件处置,实现劳动争议化解率和职工群众满意率倍增的效应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全国总工会与最高法、最高检、人社部、司法部等建立协同机制,参与“一站式”调解新机制等制度的顶层设计,联动最高法等部门发布劳动争议处理典型案例、全国工会法律援助十大案例等,为各级工会推动化解劳动争议工作提供制度支撑和经验指导;地方各级工会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劳动者诉求变化等因素构建了适应本地区的化解劳动争议新做法。今年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六批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新模式、新举措。这些都为全国工会在既有机制基础上,不断优化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的制度机制、方式程序,更好地履行好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非安全形势严峻 中使馆发布紧急安全提醒

同时,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更加紧密,三地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编制完成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河北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30余家创新型企业、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入驻。

最高检印发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北京4月14日电 (朱贺)“青年朋友理应多沟通、常来往、形成默契,若彼此不熟识,未来两岸如何走得亲近?”北京大学台生刘昱甫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更多两岸青年心平气和、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

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闭幕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三省一市优势互补,上海是龙头。“我们既要当好龙头勇挑重担,又要强化带动做好服务;既要紧扣目标久久为功,又要把准路径稳中求进;既要对标国际加快补齐短板,又要扬我所长积极参与国际竞合。” 顾军说。

追光的你丨在广阔天地里墩一墩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中俄建交75年来,两国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始终稳定向前发展,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不断加强,经贸、投资、能源、人文、地方等领域合作持续推进,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